由教育部青年發展署辦理「青年壯遊臺灣─尋找感動地圖實踐計畫」,鼓勵青年自行規劃多元面向的壯遊,在過程中拓展視野、培養自主及團隊合作能力,同時深耕臺灣這片美麗的土地,探索在地文化特色。
榮獲109年「公益幸福獎」的「A.B.O.」團隊,由4位來自國防醫學院醫學系、牙醫系、中原大學化學工程學系、義守大學電機工程學系等跨系所的大學生所組成。團隊在109年暑假,用12天走訪5個原住民部落、1所獵人學校、臺灣原住民文化園區,及拜訪國立東華大學民族事務與發展學系的日宏煜副教授,以多元角度瞭解原住民族文化與相關議題。
多數人聽到「原住民」,腦海中大多浮現「圖騰」、「小米酒」、「紋身」、「狩獵」等印象,但這些是否就代表著每個部落都有這樣的傳統文化呢?團隊為了深入瞭解更多元的部落圖像,以國立東華大學為首站,先與日宏煜副教授瞭解原住民族相關議題,如:族名使用的實際情況、原住民族教育法及族語教育推動情形、醫療環境現況及挑戰、衛生教育與傳統文化之間的取捨、原民長輩的長照困境等。
接著團隊展開一連串走訪及體驗部落文化的行程,包含花蓮「水璉部落」、「復興部落」、「馬遠部落及獵人學校」以及臺東「都蘭部落」、「達魯瑪克部落」,並一路南下到屏東的「吾拉魯滋部落」,實際踏訪各部落特別之處。例如在「都蘭部落」中,認識傳統茅草屋,原來屋頂上的茅草不是隨意擺放,一束束的茅草正象徵著每一位祖先。而在達魯瑪克部落中與族人一起製作「ICIBI地悶食」、採摘羅氏鹽膚木籽,並透過溯溪(利嘉溪)的方式回到東魯凱舊部落,感受部落當年反抗清朝、日本軍隊等外來勢力的戰場氛圍。透過深入原民的生活,團隊探索原住民族鮮少人知的特色,原來臺灣還有這麼多寶貴的文化值得我們細細品嘗。
除了走訪部落,認識原住民族文化之外,A.B.O.團隊也結合自身所學,並將其在部落所學回饋到部落的孩童們,他們前往花蓮「善牧兒童之家」,以營隊形式進行課程安排,提供家庭遭遇變故的孩童們衛生教育、科學教育以及原住民族藝術創作等活動。而最令他們印象深刻的,則是善牧基金會成立以來的宗旨:「一個人的價值高於全世界」,正與「守護生命」的醫生執業精神相呼應。
團隊以探索原鄉、認識原鄉作為企劃主軸,實踐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裡「在全球的文化與自然遺產的保護上,進一步努力。」秉持著這樣的初衷,支持壯遊的信念,他們在旅程中也盡心盡力地奉獻自己的價值。你也想突破自我、為臺灣這塊土地的角落發聲嗎?感動地圖專書《你敢不敢?為自己勇敢一次》紀錄26個團隊精彩生命故事,歡迎下載電子書參閱(http://ebook.yda.gov.tw/109map/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