教育部青年署Changemaker計畫鼓勵青年運用創意構想提出行動方案,協助社區活化及發展,入選團隊除可獲得行動金的支持外,計畫也安排專屬導師及業師輔導團提供諮詢輔導建議,協助團隊面對執行的困難及挑戰,還有機會在年底成果競賽獲得優勝獎金。111年行動團隊「飛雀餐桌行動」及「平仄事務所」為翻轉地方生態環境問題,向青年署申請行動計畫,透過籌備並舉辦地方慶典,希望推展環境永續及友善農業的理念。
環境永續是現今社會重要的課題,也是政府、企業與民間共同致力的目標。從小在雲林長大的青年謝宜澂看見雲林的青年人口外流及環境問題,他與在地青年組成「飛雀餐桌行動」團隊,自106年起發起餐桌行動,透過挖掘故事串起在地品牌,展開與地方對話的契機。團隊為延續並擴散過去餐桌行動能量,今年以舉辦「伏流祭Ho̍k-liû-tsè」的行動,希望引發雲林居民對地方水資源及農藝的關注。團隊先與虎尾科技大學及拯民國小學生合作,透過創作伏流季入口意象,引導學童觀察在地的生活地貌,另透過串聯地方夥伴及藝術家,協力舉辦導覽、創生講座、風土餐桌、音樂會、特色農藝市集與體驗伏流季的各式活動,吸引全臺各地遊客與居民參加,期透過祭典聚集不同世代、領域的人們,通過對話以凝聚永續雲林的願景。
每年約有10多萬人次觀光聖地-蘭嶼,也因人潮衍生的垃圾問題而困擾。經常到蘭嶼遊玩、喜歡潛水的青年廖韋翔,因不捨蘭嶼近年生態遭受污染,與夥伴組成「平仄事務所」團隊,透過平衡旅客、業者的盈利及居民的文化習俗,扮演旅人與在地連結的載體,希望成為打造永續蘭嶼的推手。團隊從觀光、環境及文化等3大層面切入,由「綠色共循洄」的行動開始,串聯綠色友善店家及推廣綠色旅行,希望改變旅客的消費行為,再以「洄游人之島」的行動與在地小農合作,透過開發蘭嶼小辣椒醬自產自銷模式,期創造蘭嶼風土的商業價值。另外,團隊也舉辦「洄島生活節」,邀請在地工藝創作者、農產品推廣者、深度文化知識者等成為文化永續店家,以「在蘭嶼的十種生活」為主題,展出蘭嶼真實生活的食、衣、住、行、音樂、慶典、工藝、海、選物及綠色生活,讓遊客從參與體驗的程中,認識並認同蘭嶼環境永續的價值。
無論是身在農村社區,或是遠在離島的青年,皆以創意行動展現對土地的熱愛。111年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.0 Changemaker計畫成果展將於12月17、18日假華山1914文化創意產業園區中4B登場,現場將邀請Changemaker行動團隊、學習性青聚點、區域性青聚點、Dream Idea績優點子青年等共襄盛舉,歡迎大家前來臺北相聚。成果展活動訊息請持續關注青年社區參與行動2.0網站(https://www.ydachangemaker.tw)。
飛雀餐桌行動團隊舉辦「伏流祭Ho̍k-liû-tsè」活動,希望引發雲林居民對地方水資源及農藝的關注
平仄事務所團隊舉辦「洄島生活節」活動,希望讓遊客在參與體驗的過程中,認識並認同蘭嶼環境永續的價值
飛雀餐桌行動團隊串聯地方夥伴舉辦伏流季-風土餐桌,吸引全臺各地的遊客與居民參加體驗
平仄事務所團隊舉辦「洄島生活節」活動,以「在蘭嶼的十種生活」為主題,展出蘭嶼真實的9加1種生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