身處VUCA時代(易變、不確定性、複雜性、模糊性),科技創新引發產業與生活型態急劇變化,協助學生職涯發展的職涯輔導相關課程及活動應與時俱進。為引導學校善用新興科技協助青年學生職涯發展,教育部青年發展署於10月6日辦理「110年全國大專校院職涯輔導主管會議」,以「用『新』創造職輔新『視』界」為會議主軸,邀集全國大專校院職涯輔導主管,透過專題演講、職涯輔導績優成果分享,輔以分組討論的方式交流及傳承職輔工作推動經驗,激發學校創新職涯輔導思維,讓學生擁有更多元的職涯輔導課程、活動,認識自我、探索自我、發展自我。
教育部青年發展署署長陳雪玉表示,青年是國家寶貴的資產,而職涯輔導工作者是成就青年的重要幕後推手,感謝職涯夥伴對於輔導學生職涯發展的熱忱及努力,在VUCA時代再加上疫情影響,產業發展不確定性高,青年就業面臨的挑戰也更高,青年學生更應即早做好職涯準備,期盼各校能結合新興科技,重視青年新世代的特質與需求,提供青年多元探索的機會。陳署長也在會中特別頒獎表揚逢甲大學等3所獲得職涯輔導成果績優學校,以及國立臺灣大學劉春梅執行長、修平科技大學廖珮妏副教授等6名傑出職涯輔導人員,還有在職涯輔導領域不辭辛勞耕耘5至10多年不等的銘傳大學呂佳倫辦事員等13名資深職輔人員。
為激發學校創新職涯輔導思維,協助學生更多元的職涯發展,專題演講邀請School 28社會創新人才學校校長李吉仁,講述新世代青年的特質與需求,重視生活意義、自我實踐價值,對社會很有使命感,希望透過工作去改變或回饋社會,學校應該要了解並針對新世代青年的特質,以學生為主體,建立「以終為始」的職涯發展策略思維,透過適合的職涯輔導課程及活動,引導學生規劃對未來的大膽想像,透過能力差距,鼓勵學生設定長短期的目標,建立自我成長的策略思維與行動實踐。此外,為傳承學校職涯輔導績優成果的經驗,邀請本年大專校院成果評選獲獎學校分享、交流不同職輔作法及嶄新思維。
在青年署與大專校院攜手努力下,透過校際經驗互動交流,以及汲取產、官、學界經驗,引領學生們追尋工作價值與自我實現。相關訊息詳見「青年職涯輔導資訊平臺」(http://mycareer.yda.gov.tw)

大專校院職涯輔導成果-傑出職輔人員行政類

大專校院職涯輔導成果-傑出職輔人員教學類

大專校院職涯輔導成果-績優職輔學校

青年發展署署長致詞勉勵

培養新創思維,卓越職涯發展-李吉仁校長主講